子宫:
1)功能:非孕时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的影响,发生周期性变化,形成月经;怀孕后成为孕育胎儿的场合;分娩时,子宫缩短将胎儿娩出。
2)解剖结构:子宫坐落于骨盆腔的中央,呈前倾前屈位,前与膀胱,后与直肠为邻,子宫形如倒置的扁梨形。成年子宫长7~8cm,宽4~5cm,厚2~3cm,重约50g;官腔容积5ml.子宫上部较宽称子宫体,其上隆起的部分称子宫底,子宫底两侧与输卵管相通处称子宫角,子宫的内腔称子宫腔。子宫下1/3较窄,呈圆柱形,称子宫颈,子宫颈突人阴道内的部分称宫颈阴道部。
子宫颈内腔呈梭形,称子宫颈管,成年妇女长约3cm,它有内外两口,宫颈内口与宫腔相通,外口通人阴道。未产妇宫颈外口圆形,经产妇宫颈外口因为分娩而形成横裂状。子宫体与子宫颈之比率成年妇女为2:
1,婴儿为1:2,老人为l:
1.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的狭窄部分,为子宫峡部,在非孕时长约lcm.妊娠后渐渐拉长,至分娩时达7~10cm,成为子宫下段的一部分。子宫峡部的上端在解剖学上较狭窄,称解剖学内口;下端因黏膜组织在此处由子宫腔内膜转变为子宫颈内膜,故称组织学内口。
3)组织结构:子宫体壁分为三层,外为浆膜层,中为肌层,内为黏膜层。子宫内膜表面2/3受卵巢激素的影响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,称为功能层;剩下l/3层无周期性变化,称为基底层。
子宫颈黏膜上皮为高柱状上皮,宫颈阴道部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,宫颈外口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处为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。
4)子宫韧带:共有四对。
①圆韧带:起自两侧子宫角前面,向前下斜行,经腹股沟管,终止于大****上端,其用途是保持子宫前倾地方。
②阔韧带:为子宫两侧达骨盆侧壁的腹膜皱襞,其上缘内侧2/3包盖输卵管,外侧]/3自输卵管伞端延伸至盆壁,形成骨盆漏斗韧带,阔韧带内有丰富的血管、淋巴和神经。此韧带用途是保持子宫于盆腔正中地方。子宫动、静脉和输尿管均从阔韧带基底部穿过。
③主韧带:坐落于阔韧带下部,子宫颈与盆壁之间,为固定宫颈正常地方的要紧组织。
④宫骶韧带:左右各一,自子宫颈侧后方,绕过直肠,到达2、三骶椎前,其用途是间接使子宫维持前倾地方。